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雪后“沂山蓝”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17年01月20日

雪后“沂山蓝”

很庆幸自己的家乡就在“五镇之首”的沂山,不用费太大的劲随时都能领略到国家五A级风景的魅力。

说实话,这几年登沂山的次数不算少,一年四季都会去几次,有时是陪远道而来的朋友做向导;有时是闲暇无事陪家人做摄影师,有时是几许影友相约拍沂山圣境。沂山的蓝天白云、雨后清新、槐花飘香、风起云涌、星轨焕城、雾淞冰挂等等都遇到过,也拍过,但大雪过后,登沂山还真的没有成行过。

这次的雪后登沂山,还是缘于马老师的相约。登一次沂山最少要用半天时间,雪后路难行可能会要更长时间。接到马老师的邀约电话,怀着一种期待和“小激动”的心情向沂山出发,路上和马老师谈论着上山的路况,马老师是个很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,对这些他比我的经验要多。

来到山下,听景区的人说,工作人员都上山扫雪去了,车只能开到法云寺,剩下的路只能徒步上山。山下的空气质量不是很好,稍微有些雾蒙蒙的,气温也不是很低,不知道山上的雪化没有?自己心里这样想着,“山上应该没问题,上面的温度要比下面低好几度,而且风大,不会化太多。”一边上山,马老师一边跟我讲。勤劳的景区工作人员这几天一直没闲着,把路上的雪清理的很干净了,背阴的地方还有些,但开车已经没问题了,感谢勤劳的景区工作人员。

刚到半山腰,突然感觉空气通透了很多,大约上到海拔600多米的样子,雾气一点也没有了,天上还出现了些许白云,阳光撒在雪上,有些耀眼,我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,“没白来啊,马老师!”嗓门也高了不少。把车停在法云寺停车场,背上相机沿着山路向顶走去,由于是雪后第一次登沂山,天气还不错,看到的景象都很新鲜,便时不时的举起相机。松叶密集的地方,树上还有很厚的雪,把松树压低了头,已经落了叶子的树枝,由于阳光和风的共同作用,形成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冰,阳光一照,闪闪发光,山林深处,奇形怪状的树干上落上的雪,紧随着树干的形状,如水墨画一般。快走到山顶的时候,看到了扫雪人的工作人员和撒防滑沙的车辆。

由于气温相对往年有些高,山顶上阳光照到的一面,雪已经开始融化,背光的一面,还有厚厚的一层。来到山顶已经是晴空万里,远远望去,有一道蓝天和雾气的分界线,看来我们已经站在雾霾之上了。随着太阳不断的西沉,云彩的变化也随之多了起来,站在玉皇顶,看到不远处矗立在白雪之中的歪头崮和狮子崮,披上了金色的外衣。玉皇阁的金瓦红墙上散落着些许白雪,湛蓝的天空无常的云彩随风变化着,瓦沿上的雪,在阳光的映射下不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。对着太阳的方向看过去,远处的发射塔架,近处的松树拖着长长的影子,被阳光映成了“雪蓝”色,让人一看就睁不开眼。背阴处墙上和树上的雪,被风一吹呈现出各种姿态,有的像老人的白须,有的像皴裂的树皮,都随风定型,风吹不到的地方还有一个个又大又白的“蘑菇”,散落在不起眼的角落里,静静的观赏着这令人神往的圣境。

观海亭避雷针上停上了两只小鸟,它们赏完了美景后也恋恋不舍地飞向了树林深处,抬头看看太阳,已经渐渐变成了红色,下山的路还很长,我们也该回家了。

时间太短,期待再降雪,期待再约“沂山蓝”。

(刘春雷,2017.01)

关闭

版权所有:临朐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临朐县龙泉路32号 电话:0536-3210252